热线电话
sxdswk.cn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业务范围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产品展示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热烈祝贺临高县峰驰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网站改版成功,正式上线运行。
发展理念
  • 临高县峰驰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地址:临高县
  • 邮箱 : xt2@sxdswk.cn
  • 网址 : www.sxdswk.cn

发展理念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理念
临高县峰驰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临高县旧房翻新,临高县美容院装修,临高县家庭装修的公司。
临高县峰驰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我国有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当然有。

在山东省昌乐县发现的一种神秘骨刻图案引起考古界的关注。该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并正式命名为“昌乐骨刻文”。

2004年山东省昌乐县民间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文物时,偶然从当地农民翻过的土地里找到一块牛肩胛骨,回家清洗后发现骨上刻有图案。这次偶然的发现,竟然会引起考古界的广泛关注。

肖广德先生在昌乐县袁家庄等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了100多片带有图案的兽骨。期间,他曾专程到潍坊、北京等地找有关专家进行鉴定,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些图案是腐蚀或者虫蛀的痕迹,或者是后人刻上去的。他带着七块兽骨找到了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凤君教授。

刘凤君主张肖广德收藏的骨头上的刻画应该是字,主要根据有四点:

一是刻画的字符比较多,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

二是刻画多数像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象形符号,“书画同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三是刻画符号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

四是在昌乐县周围的邹平、桓台、寿光等地,以及江苏高邮和西安等地都已发现过早期文字,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刘凤君教授拜访肖广德先生,见到了一百多块刻有图案的骨头:这些兽骨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还有鹿骨和象骨。大象确实在山东地区生存过,但在商代初期就已逐渐南移。这说明这些骨头至少会早于殷商时期。

刘凤君教授认为“这些文字与安阳甲骨文不同,都是由一个主笔,然后加上补笔组成,类似画画,多数字符像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象形符号,布局和结构是有规律可寻的,有些部首反复出现,而且都是阴线刻在牛骨、象骨上,所以应该是一种图形文字。从内容看,应该是记事的,而非占卜。。“昌乐骨刻文”的发现,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同时,“昌乐骨刻文”将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与古埃及象形文字有同样的重要性。

为什么古代人大多在竹简上刻字,不在布上写字?

布一尺,金币要多少。竹一尺都大有的了,砍来就马上可以写作,主要随手可得。

商周距今三千多年那时有没有粗糙纸,还是竹简吗,具体怎样的?

野狐试答

商朝有甲骨文,周朝传世有不少青铜器铭文。商周两代常用的还是简牍,就是在竹简、木牍上刻字,然后用牛皮穿成册。有个成语“韦编三绝”,是说孔子学习很勤奋,他研究周易,多次把穿书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

周朝后期传世的有汉马王堆出图的帛书,可见商周用作书写的材质有甲骨、简牍、丝帛。

历史上硬笔先出现还是软笔先出现的?

硬笔先岀现,最早的甲骨文就是倒子。

中国的“汉字”到底是谁先发明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吗?

易缘老师说过,在没甲古文以前,古人结绳记事。羲皇一划开天后,仓颉造了十天干。再后来才有了甲骨文。中国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古代编成册的竹简有没有编号?为什么?

竹简,就是竹制的叫“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然后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

那时沒有编号,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把这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为“册”。所以说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简已成为了各家著书立说的主要形式。后来书写材料用纸代替,印出来的书仍用了“册”。如今“册”已演变为量词了。

甲骨文之前中国还有没有文字?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是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说复杂,至少有两点——

第一,我们说到的甲骨文是特指——有时间限定的,那么,这之前的甲骨文算不算“甲骨文之前”的汉字;

第二,现在至少发现了不少早于甲骨文的刻符,只是数量较少,如果哪天发现了一个大坑,里面全是刻满或写满了字的龟甲兽骨及其他什么东西,那怎么说呢? 所以,没发现不一定没有;说有也需要证据。 (王懿荣)

现在的甲骨文,最早是1899年由王懿荣发现的。他是清朝的国子监祭酒,就是国家中央考试院的院长。发现纯属偶然,王院长去药铺买药,发现了一味叫“龙骨”的骨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契刻痕迹,于是开始搜集和研究。很不幸,第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殉节自尽。

但也从他开始,甲骨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刘鹗、罗振玉等一批学者投入了对甲骨文的研究。

所以,现在说到的甲骨文,是指主要发现于河南殷墟,刻于兽骨龟甲之上,内容多为卜辞,时间为距今3300-3000年的殷商时期(包含少量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

已经发现的上面所说的这种兽骨龟甲,大约15万片,分藏在10几个国家;归纳出文字5000余个;到目前为止,释读的甲骨文字2000余个,包括族徽、人名和地名,其中与后来的金文和撰文有继承关系的字1490个。 刘鹗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研究书籍。陆续涌现了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饶宗颐、徐中舒、裘锡圭等一大批研究甲骨文字的大家。国外也有一些著名学者。这些年,国内学者中,亦不断有青年翘楚涌现。 不能说甲骨文的研究已经大获成功,但可以讲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尚未发现早于甲骨文的汉字——不管其与甲骨文有没有关联。 这说的,至少包含着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文字”的基本要求;二是达到一定数量。

所谓符合“文字”的基本要求,是说所有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都能够记载人们的思想。 两千年前的许慎,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文字文字,先有“文”后有“字”。文,用许慎的话说,是“依类象形”,就是象形字和会意字。这种字还具有图画的特点,但本质上已经不仅仅是图画,而是以图画的形式,作为符号,记录语言,表达思想。这是文字的初级阶段。

字,还用许慎的话说,是“形声相益”,就是脱离了象形阶段的更为抽象的字,如形声字。这个阶段的字,表声表意,作为语言符号的特点占据了绝对位置。这是文字的成熟阶段。

所谓达到一定数量。这很好理解,既然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没有一定数量的文字符号,就不可能与丰富多彩的语言相对应。当然,任何文字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当数量过少,尚不足以哪怕是扼要地记录语言的时候,都还不能称为是一种文字。

甲骨文之前的情况如何呢?目前,发现了河南贾湖遗址的数十个刻符;山东龙山文化发现了若干刻符;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了非常接近甲骨文的刻符。以上这些,说其达到了“文”的阶段应该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其数量都太少,因而无法进行规律性研究,也就难以下结论说是一种文字,或者说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 (贾湖遗址刻符)

那是不是说,距今3300年以前,就没有比现在的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了呢?也不能下这样的结论。 我们见到的甲骨文,处于“文”、“字”混搭阶段,1490个与后世文字有承继关系的字里,67%多是象形字,32%多是形声字。这可以证明,甲骨文已经是成熟文字。

3300年前的殷商先民,已经懂得了一些很重要的造字方法,这就是许慎在晚了甲骨文1400年后所说的“六书”。“转注”较难理解,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甲骨文里已经使用的很“溜儿”。青年才俊王蕴志教授统计,为了造形声字,被用作“形符(旁)”的甲骨文接近100个;被用作“声符(旁)”的甲骨文有260多个。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再造出第二代、第三代的新字。比如,“从又”造出了“專”字;“从人从專”又造出了“傳”字。从“戈”,造出了“”字,又从“”新造了“栽”字,等等。 (陶寺遗址用毛笔书写的“文”字)

再明显不过,已经发现的5000余甲骨文字,不可能在3300年前的某一天、某一月、某一年就突然一下子被造出来了,而会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

这个过程,肯定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的。所谓仓颉造字,可以看作是对创造文字这一件伟大事件的英雄崇拜。

到底这个过程多长时间呢?从商汤立国到盘庚迁殷的公元前3300年,有约300年时间。300年够不够?或者,从商族先祖契到盘庚,约有700年,够不够?郭沫若是甲骨文研究的大家,他认为,发展到现在甲骨文的水平,需要至少1500年。其他一些大师级的学者,觉得至少需要1000年。如果这样,就恰好与山东龙山文化相衔接了。学者们认为,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数量不多的刻符,的确是与甲骨文有某些内在联系的。问题还是,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刻符,数量不够多。 (山东龙山文化刻符)

总结一下——

第一,目前还没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

第二,甲骨文已经是成熟文字,在其之前,一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说,现在的甲骨文以前,肯定有文字,不管是甲骨文还是什么。

第三,甲骨文与已经发现的一些早5000(贾湖遗址)-1000年前(陶寺遗址)的刻符,存在着内在联系。

寄希望于考古的新发现。不是没有可能。

竹简还是甲骨文在前?

搜索了一下,册字就是竹简的形象,比甲骨文应该是要晚的,但不应该比殷商甲骨文晚,个人觉得殷商甲骨文是一种用于记录记载的特殊载具,竹简的同时存在着

竹木简书、帛书,甲骨文献、青铜铭文,纸质书籍,活字印刷?

先有甲骨(现成的),又有青铜(青铜发明),帛书竹简(帛书稍早在春秋,竹简在战国,都是因为毛笔的出现)。然后汉代发明了纸,有了纸才有印刷,先有雕版印刷,后来发现活字更好,所以替代之。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关于甲骨文是否为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问题,目前可以这么说。至于将来再发现更早期文字,则另当别论。

一、甲骨文是汉字从图画向抽象文字符号转化的关键时期

目前发现甲骨文字和图形文已达万余个,已经辨识的业已达到2000余。已经辨识和暂未辨识的文字和图形己经具有美学意识和美学水平,应该不是仅有表意功能的抽象符号。

(图一)最早的图型文字也具有表意和审美的双重性

二、文字从象形开始表意,逐步发展到抽象文字,过程漫长。中国文字最大特点是一路演变,一路变美。从象形美直到抽象美。

(图二)已经高度抽象化,仍保留少许象形之美

三、甲骨文、金文虽然不是用笔书写而成,但总要先刻画成稿,然后逐步完善,不同于用毛笔直接书写而成。但也有发现底稿。把甲骨文和金文看成书法艺术是可以的。只是手段的区别。不能把书法艺术限定在毛笔书写上。即是近现代也有硬笔书法。

四、有一类看似图画,但是单个成型,也已经是象形表意文字,不应视为图画,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书法。只是更原始一些。

五、自甲骨文金文以,逐渐演变,数千年传承至今,是中国文明不中断的重要载体。文字的贡献是首位的。文字的连续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欣赏甲骨文是数典追祖。破泽甲骨文与祖宗对话,是现代人的神圣使命。

甲骨文之前6000一一8000年期古陶文和古刻文,是现代人研究的另一个伟大目标。它们也很美。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竹简?

竹简起源于西周;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晚期。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盛行毛笔写字,何时盛行用硬笔写字?

毛笔是在秦朝发明的,因为书写方便快捷,从此代替刀笔,大为盛行;钢笔是在中国接触西方文化以后,应该在二战期间。

通过考古发现西周以及西周之前的竹简的可能性有多大?

应该说可能性不算大,西周以及西周之前在时间上指的是公元前770年以前。

目前,夏朝的历史还不可考,只能见于史书;

商朝最出名的就是甲骨文。有句话叫做“商人侍鬼”,讲的是商朝特别重视祭祀,所以,甲骨文上出现最多的是祭祀、占卜的内容。文字还具有很神秘的色彩,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此时记录的信息量不大,一块兽骨,或者龟壳就能写完。或者写在单独的木头片或者竹片上。(研究表明商朝时期的气温普遍高于现在,竹子在北方也比较常见,估计竹片的可能性大)但这还不能称之为竹简。

到了西周,有句话叫做“周人敬天”。西周讲求以德治国,制作礼乐。此时,文字已经由祭祀的神秘性向记述的实用性转变。因此,在西周早中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以看到铭文。文字往往记录当时发生的大事,铸造一个青铜器作为凭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变大,单独的竹片已经不能完整记录大事件。因此,把数个竹片连接起来用于记录,这就是后世说的竹简了。

历史上最早的竹简出现在什么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但是西周时期有竹简是肯定的,也许考古会有新的发现,把竹简的使用历史往前推。但是从目前发现的竹简来看,最早也在春秋战国时间,也就是东周(公元前770年往后)。历史上最有名的发现早期竹简的事件在西晋。西晋武帝时期,汲县(在河南省)人否标盗掘了战国魏王墓。在墓里发现了大批竹简,世称《汲冢书》。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翻译竹简,期间经历了曲折,最后将整理出的历史命名为《竹书纪年》。但是这个时候发掘的竹简是战国时期的。现代比较有名的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也是东周时期的。

加之,西周的竹简要留存到现在,也非常不容易,很多可能埋藏不久就腐烂完了。

因此,客观上发现西周以及西周之前的竹简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个人主观上还是希望西周有更多的竹简被发现,让我们去探索中华文明的渊源。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吗?

一般史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文明曙光的出现常常伴随着文字的发明、城市以及国家的形成。还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史学家们还认为,在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出现以前,还有一种过度性文字。

在中国,这个过渡期发生在新石器代末期或铜石并用时代呢?因为文明不是一个早上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而是由尚处于“野蛮”阶段的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的人民通过长期奋斗而创造出来的。

我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已经有了铜器,其成份多数是红铜,也有个别的青铜和黄铜,从而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这个时代出现了两种记事方法,一种是由新石器时代继承下来的刻划记号,另一种是铜石并用时代才有的图画文字。

摩尔根认为图画文字产生前后还有一系列相关联的发明:“一、手势或个人符号语言:二、图画文字或表意符号;三、象形文字或约定俗成的符号;四、表音的象形文字或用于简单记事的音符;五、拼音字母或书写下来的声音。”

这种把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归结为五个相联系的阶段的说法不无商榷的余地,但他认为在象形文字产生以前还有图画文字,以及与二者并行还有一种表意符号的见解,同我国的情况是基本相符的。

再说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一般认为夏代很可能已有真正意义的文字。这样龙山时代出现的图画文字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金文和甲骨文到底哪个更早,求解,说出原因,不以书为准?

甲骨文早于金文。最开始,占卜用甲骨,根据形态,慢慢从形状到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文字。金文是用约定俗成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记载某些重大事件。这时的文字已经很成熟了。

为什么有些人打字不带符号,而选择用空格代替?

好像年轻人这个样子多,这样做快捷吧



临高县峰驰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为什么安徽蚌埠的死亡率会这么高,比武汉还要高?

本来,蚌埠和武汉是两座没有关联性的城市,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把两座城市关联了起来。有人说,武汉之外,高发病的城市就是蚌埠了。还有人说,蚌埠的疫情比武汉还严重。但事实上,从哪方面说,蚌埠的患者都远没有武汉高。

2019年末,发生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一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在2020年春节期间,迅速爆发、蔓延全国。国家立即启动了一级也是最高级别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封城,封路,封闭居民小区,停运各种公共交通设施,延长春节假期,延迟复工复学……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餐饮,交通,旅游……

疫情爆发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坚决打赢新冠肺炎这场人民战争,早日回复生产生活。

新冠肺炎爆发的源头在武汉。随着疫情蔓延,安徽蚌埠成了本省疫情的重灾区,一时间,人们担忧,恐慌,抱怨。有人说:蚌埠的疫情有赶超武汉的势头。在此,我们分析一下两个城市的情况。

蚌埠是一座三线城市,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被誉为“珍珠城”。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3.94万人,常住人口339.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约96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38.02万人。2019年全市GDP2009.9亿元

蚌埠市地图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2019年,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914000人,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

武汉市地图

两市人口对比,武汉市人口是蚌埠市的2.84倍。反过来蚌埠市人口只有武汉的35.2%。

截止2月15日24时,全国确诊感染病例总数为:68584例,新增2009例,全国确诊病例已经连续11天下降。全国治愈病例总数为9425例,全国死亡病例总计1666人。

截止到2月15日24时,蚌埠市确诊病例总数是15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00409%,死亡5例。

截止15日24时,武汉市确诊病例为39462人,占全市总人口0.3615%,死亡总人数1233例。

综上,蚌埠市,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不论是感染总数,还是感染者占总人口比例,都比武汉少很多。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蚌埠市委市政府在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采取积极防控措施,率先停运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并积极启动了封城,封路,封闭小区,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为每一名进出小区人员测量体温,安排好居家隔离的居民生活,解决被隔离人员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并加大宣传,每天定时定点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各大药店进行管控督查力度,各社居委,小区,组织突击队、志愿者,为防控疫情奋战在第一线。

当然,我们希望武汉,蚌埠,以及全国,尽早消灭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回复生活和生产,让中国经济回到正常的运营轨道上来,让我们的祖国重现往日的繁荣富强。

标签: 为什么安徽蚌埠的死亡率会这么高,比武汉还要高?,为什么安徽蚌埠的死亡率会这么高,比武汉还要高?